来源:作者:点击:
原標題:使法治成為上海核心競爭力重要標志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民法典實施為契機,不斷提高依法治市水平
■進一步營造一視同仁、公平競爭、公開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幫助市場主體堅定信心、穩定預期,激發創新動力和市場活力
本報北京5月24日專電(特派記者 談燕王海燕)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24日舉行分組會議,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審議民法典草案。市委書記李強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丁仲禮代表,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龔正代表,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上海代表團團長蔣卓慶代表參加。
李強在審議時說,編纂民法典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立法任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民法典草案的編纂,順應時代要求和人民意願,堅持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體現了國家治理的內在要求,貫穿了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彰顯了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蘊,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必將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護各類民事主體合法權益、推進民事領域國家治理制度化規范化,注入強大動力、發揮重要作用、提供有力保障。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民法典實施為契機,不斷提高依法治市水平。進一步營造一視同仁、公平競爭、公開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幫助市場主體堅定信心、穩定預期,激發創新動力和市場活力。進一步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圍,不斷提高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努力使法治成為上海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龔正在審議時說,編纂民法典,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必將進一步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更好地為人民美好生活保駕護航,有效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民法典通過后,我們將認真抓好貫徹落實,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全面加強依法行政,以法治促治理,從而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在審查計劃和預算報告時,陳晶瑩代表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談到,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最重要的是環境資源保護,要統一環保標准和指標體系,建立統一有效的跨區域監管機制,集中受理相關公益訴訟案件並統一審理標准。壽子琪代表建議,有關部委對示范區產業准入清單、環境容量、監管標准和檢測執法尺度等方面要給予指導支持。圍繞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王偉代表建議,建立國家儲備和民間儲備相結合的國家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做到“災時救援、平時正常流通銷售”。關於強化重點領域發展支撐,邵志清代表說,要堅持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並重,集中力量攻克核心技術和產業難關。談到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杲雲代表建議,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原則,適當增加地方專項債限額﹔各地舊改面臨情況不同,不宜“一刀切”。在完善財政支出結構方面,周燕芳代表建議,建立和完善社保基金運行預算預警機制,促進養老金第三支柱的建立和推廣,確保基金可持續。
在審議民法典草案時,劉新華、徐玨慧、章偉民、董傳杰、徐如俊等代表談到,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日常生活的基本法,是綱舉目張之法。民法典草案對我國現行的民事法律規范進行了全面整理,不僅在立法過程中充分聽取意見,廣泛凝聚共識,而且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許多問題都作出了回應,充分體現了對個體權利的尊重、對個體尊嚴的維護、對個體發展的保障,充分體現了科學立法、立法為民、與時俱進,對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曹立強代表說,要強化與有關法律的銜接和配合,作出進一步細化規定,切實維護個體合法權益。崔瑜、沈彪、朱國萍代表等建議,民法典通過實施后要做好宣講宣傳工作,及時釋法普法,加強法宣效果,真正讓民法典落地、實施,成為日常生活的准則,解決現實生活問題。
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代表,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副主任委員殷一璀代表,市委副書記廖國勛代表參加。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