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最近,网上有传说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不减税不降费等小道消息,引来了舆论一片哗然,并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专门向媒体和全社会喊话:“这与事实相反”。
稍微有点经济常识的人,一听到这个消费就知道不靠谱,是有人故意散步的虚假消息或唱空中国经济的“恶作剧”。所以,这样的传闻根本不用去反驳就会不攻自破;然而,其对社会带来的负面舆情还是值得警惕。
之所以说这个消息不靠谱,是因为它与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相悖。这些年从上届政府开始,我国中央政府一直在致力减税降费,让利于企业,让利于民众,夯实企业发展基石,筑牢民众创业根基。
比如多次提高小微企业纳税应征额度,营改增试点全国全面铺开,精简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等减税降费亮点可圈可点,仅2016年至2018年3年分别我国减税分别达到5000亿元、10000亿元和4000亿元;2013年以来国务院已分9批审议通过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共618项,减少各类行政涉企收费上千亿元。它让企业得到了实惠,有效助推了中国经济发展,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各项经济改革将继续推向纵深,中国经济仍将向前发展,数日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继续沿用“六大稳定”政策目标,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定调仍是“稳”字当先。而稳定中国经济,当务之急是焕发实体企业活力;而激活实体企业创业热情和激情,除了塑造良好的金融生态,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融资难、融资贵之外,政府通过减税降费来积极作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见,从政策上看,2019年经济政策的重心偏向于财政政策的发力,减税降费和扩大赤字等均会属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
尤其,国际经济金融综合形势也需要中央政府继续对实体企业采取 “休养生息”的减税降费政策。中美贸易对我国进出口企业经营带来一定影响,美联储明年持续加息对全球金融资本市场也将形成一定利空影响,加剧全球资本向美国或美元资产涌动,这种影响也会传导给中国,无疑对我国实体企业带来不利影响。而从容应对这一切,从根本上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减税降费仍将是一个有效选项。
总之,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投资、消费和外贸等“三驾马车”起到了巨大作用,那么现在的减税降费应是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前发展的“第四驾马车”,它是直接作用于企业、具有提振企业活力的立竿见影之功效的措施。由此,在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大局未变金融环境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就会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稳基建+减税+扩大政府赤字也将是明年经济发展最好的选择。
毫无疑问,减税降费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我国中央政府仍有可能保持2018年的减税规模水平,据相关机构预测2019年减税规模大约为1.64万亿元,其中针对个人的减税规模为5000亿-6000亿元左右,针对企业的减税大约在1万亿元左右。对此,中国所有企业和民众尽管放心,不要听信谣传。
原文刊载于新京报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