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人工智能朗读:
5月10日,深圳市银行业协会、深圳外资金融机构同业公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大数据金融科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果分享”讲座,融合理论深度和实践厚度,给各银行普惠金融工作者带来了一场思想上的碰撞。
袁先智博士作“大数据金融科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果分享”讲座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张明副总经理介绍
该行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工作情况
深圳新闻网2019年5月10日讯 大数据框架下,银行业如何更好的开展普惠金融工作?5月10日,深圳市银行业协会、深圳外资金融机构同业公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大数据金融科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果分享”讲座,融合理论深度和实践厚度,给各银行普惠金融工作者带来了一场思想上的碰撞。
讲座上,来自国际领先的大数据金融科技公司BBD公司的首席风险官袁先智博士以“大数据金融科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果分享”为题,通过丰富的数据资料、形象的图示,分享了大数据框架下,解决和支持目前国内(外)金融机构支持普惠金融服务需要的全息画像创新方法与解决方案。他指出,该方案一是建立支持普惠金融服务的金融理论基础,分别是建立“全信画像”和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二是建立支持数字资产定价的动态本体论(Dynamic Ontology)框架,即是全面支持智能投顾,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形态的资产:“数字资产”(Digital Asset)和数字资产回报的概念并支持建立和实现“全面动态的风险管理体系(KYC)”。
讲座上,来自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的张明副总经理还介绍了该行在普惠金融工作上的开展情况,一是完善组织架构、推进“五专”机制,落地发展普惠金融各项措施;二是制定普惠贷款专项扶持政策,银政合作解决小微融资贵问题;三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扶持暂时经营困难企业,开发无还本续贷产品;四是转换经营思路,坚定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向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五是运用大数据思维,整合内外部资源,主动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六是加强普惠业务风险管控,防范合规风险、道德风险、信用风险及操作风险。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