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2015舆情蓝皮书发布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新闻稿
News Release
2015年12月19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5年《舆情蓝皮书》发布会”在沪举行,会上正式发布了2015年舆情蓝皮书的《地域舆情分布与经济、教育、互联网发展的关系研究》报告。
社会发展水平通常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密切,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以经济、教育、互联网三个代表地域发展的典型因素,考察了地域发展与地域舆情数量分布的相互关系。研究样本为舆情研究实验室的舆情数据实时抓取集成系统中2010-2014年每年热度最高的1200起舆情事件,共计6000起。报告得出结论:
1、我国大陆各地域舆情数量分布不均衡。2014负面舆情高发区包括北京、广东、河南、四川、上海、湖南、云南、湖北,负面舆情事件低发区主要是贵州、西藏、青海、山西、内蒙古、吉林、宁夏。正面舆情高发区包括北京、广东、湖南、上海、湖北、河南、江苏、陕西,正面舆情低发区包括内蒙古、西藏、贵州、青海等地区。各省的正、负面舆情事件数量分布都呈现不均衡状态。进一步通过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值比较舆情事件数量的分布均衡程度,发现正面舆情事件数量的地域分布差异大于负面舆情事件数量的地域分布差异。
2、地域人均GDP与地域热点舆情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区域的人均GDP越高,所发生的正面舆情事件和负面舆情事件数量均相应地增多。但是,相比较而言,正面舆情事件数量与地域人均GDP的相关系数s更高。地域老年社会保障水平与地域舆情数量也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地域的城镇失业率与地域舆情数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3、不同地域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与舆情事件数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舆情事件越多发。教育水平高的地域,通常社会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分布更为复杂,居民整体素养更高,社会关怀也更加浓厚,人们的社会生活更为丰富,因此,相应的舆情事件更多。从舆情事件类型看,教育水平高的地区文化体育类舆情相对更多,涉警涉法类舆情相对更少。
4、地域互联网普及率与舆情事件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地域的政府互联网应用水平与舆情事件发生数量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地域的互联网普及率越高,代表地域居民对网络的介入率更高,网络舆论传播能力往往更强,人们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维权、申诉、娱乐和发泄的意识也更强,因此,事件被网络曝光并扩散为热点舆情的可能性更高。在舆情事件高发的地区,政府也更擅长于利用互联网执政,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率、活跃度、绩效都显著更高。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